<讀書心得>超速學習(Part 1)

Wene
Jul 1, 2021

--

本書作者:史考特‧楊(Scott H. Young)

今年31歲,28歲之前就因為完成幾項有趣的自學計畫,而聲名大噪,被網友譽為「學神」,包括:用超速學習法一年內學完MIT資訊科學四年課程、一年內學會使用西、葡、中、韓四種語言,一個月學會專業素描肖像畫技巧。

目前,這個學習清單仍在不斷追加中。

Challenges | Scott H Young

在我們開始看如何做到超速學習前,我們先來想想看為什麼想學習「超速學習」這項能力呢?

  • 想用來學習一項新的技能?
  • 想用來學習現在課業上的科目?

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期盼達成的目標,那你有想過那個目標值得你付出多少努力嗎?
在超速學習這件事情上,你願意付出的努力越多,就越可能成功。
當然這個道理幾乎適用於大部分事情上,不過超速學習有一個特點,它是一個會升等的技能。

「當你使用越多次超速學習,越能提升你的學習效率,且不受限於你想學習主題的領域」

因為學習超速學習本身,我們就是在學習如何「學習」這件事。這麼說吧!與其說超速學習是能力,也許將它稱之為「策略」可能會更加適當,超速學習其實就是一種策略,一種讓你可以快速藉由學習達到你所期望成果的策略。

說到策略這個詞,不禁讓我聯想研究所教授經常掛在嘴邊說的「戰略->戰術->戰鬥

  • 戰略 : 擬定一個計畫,想想有哪些可以用的戰術?
  • 戰術 : 由戰略中選出一種適合的戰術迎接戰鬥。
  • 戰鬥 : 正式上場戰鬥。

要怎麼贏得戰鬥將取決於你所擬定的戰略以及你所選擇的戰術,由此可見戰略及戰術的重要性,而要怎麼擬定一個好的戰略呢?以學習來說,《超速學習》這本書就是在教我們如何擬定一個戰略計畫(學習地圖),在本書中,也會提到很多戰術(方法)可以讓你依照自己的狀況使用。

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「超速學習9大法則」吧!

超速學習9大法則

  1. 後設學習 — 先畫一張學習地圖
  2. 專心致志 — 把刀磨利
  3. 直截了當 — 走最短的路,勇往直前
  4. 反覆操練 — 直擊你最大的弱點
  5. 提取記憶 — 用測驗來學習
  6. 意見回饋 — 別閃避重拳
  7. 保留記憶 — 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
  8. 培養直覺 — 先探掘,再累積
  9. 勇於實驗 — 往舒適圈外探索

法則1:後設學習-先畫一張學習地圖

什麼是後設學習?

其實就是學習關於「學習」這個能力,並不是只有學習你想學習的主題本身,而是去學習建構以及取得學習這個主題所需含有的知識點,換言之,當你想去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(這邊說的學習語言是指能使用這個語言與人溝通,而非單純為考試而學習),因此請不要單純從背單字開始一個一個背,而是要先去理解這個語言的架構,然後再經由架構去延伸擬定一個學習計畫。

首先,先畫出一張學習地圖吧。但學習地圖應該如何畫呢?
畫地圖前我們要先利用[Why? What? How?] ,來釐清一下我們學習地圖的脈絡。

Why?

->意指學習動機 :請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學習這個主題? 期待想得到的效益為何?

  • 本質性效益:因為興趣或其他任何因素想學習,但不知道何時會用到的。
    eg.想學日文,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跟日本人對話。
  • 功能性效益:因為課業或工作上而所需要的技能,可立即使用。

在開始學習前要先確定學習的期望成果,若是沒有一個非常想達成的目標,

那學習可能會無法一直持續,最終導致失敗。

明確知道為何要學一種技能,就把時間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。

What?

->為了達成學習所期望的目標,你應該需要哪些知識與能力?可參考以下三種類別:

  • 概念:需要「理解」的事
  • 事實:需要「記憶」的事
  • 程序:需要「練習」的事

--

--

Wene
0 Followers

Master's student of computer science